xinde

孝敬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2013-06-05 11:36:40 作者:刘文锦 来源:《信德报》2013年6月6日,20期(总第537期)

    有一个企业招工,领导问的第一个问题是:谁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不知道的当场就被淘汰。当记者问为什么要这样做时,这位领导说:孝敬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一个连父母生日都不知道的人,能说他孝敬父母吗?对一个不孝的人,我们是不要的!看了这则消息,令人感叹,这个企业的用人原则令人敬佩,这样的企业必然繁荣昌盛。百善孝为先,孝心一开,百善皆开,孝心是国家繁荣昌盛的根本,当然也是企业繁荣昌盛的根本。
    孝心让家庭更和谐幸福,幸福从孝心中来,孝是打开和谐之门的钥匙,也是家庭幸福的开始。一位老师讲到,作为子女,孝可分为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养父母之身。这一点大部分人都可做到,但这不能说是真正的孝心,因为动物也能做到。第二个层面:安父母之心。他讲了自己女儿孝顺他们的故事:2010年他女儿出国留学,春节不能回来陪父母过年,除夕之夜正当他们夫妻无聊时,门铃突然响了,来的是他女儿的好朋友,和他们聊天到很晚,临走时她说:我今天的任务完成了。原来是女儿派她来陪他们过除夕的。女孩刚走又有两个小伙子来,说是受他女儿之托,来给放鞭炮的。女儿对父母的良苦用心和孝心,老两口感慨万千。孝敬的第三个层面是:扬父母之志。司马迁18年撰写“史记”,就是为完成父亲的遗著,也正是他有这份孝心,才留下了如此珍贵的文化遗产。这一层面难度更大,要能做到才是真正的孝敬。
    悉心孝敬父亲,给子女做榜样。62岁的石红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是给96岁的父亲准备早餐,而父亲午休起来时,桌子上总会放着一小碗洗干净的水果。她虽然还有三个妹妹,一个弟弟,但15年来父亲都是她一人细心照顾,无怨无悔。一周内不吃重样饭,实在不容易,但也幸福。由于她的孝心和善行,感染着一大家子和谐相处,相亲相爱,孩子们也都十分孝敬。能孝敬父母是一种品质,也是一种福分。试想:如果父母不在了,你想尽孝到哪里去尽?你想叫一声爸爸、妈妈,有谁来答应?孝敬父母如果和钱连起来,就是一种悲哀。有的子女,为了养老,争权夺利,生怕自己多出一分。有的子女轮流养父母,多一天都不养,我们应该向石红学习。
    还有更可恶的,遗弃父母,打骂父母,赶走父母,杀害父母,天理不容。
    打一盆热水,用报恩之心恭恭敬敬地给父母洗100天脚,能做到吗?天主十诫关于爱人的诫命,第一条就是孝敬父母。“应孝敬你的父亲和你的母亲,好使你在上主你的天主赐给你的地方,延年益寿。”(出 20:12)孝敬父母自己还可延年益寿,这是因为天主赏赐你,父母祝福你,朋友们称赞你,你的良心也喜乐,能不延年益寿吗?
    孝敬父母不仅给父母带来喜乐,也给自己带来数不尽的惊喜:
    1.给子女立下好榜样,他们也会照你的样子孝敬你。
    2.全家相亲相爱,和谐幸福。
    3.所有的人都会敬慕你,向你学习,孝子在中国是很受人尊敬的。
    4.自己良心得到满足,常感到喜乐。
    5.由于心情好,身体自然健康,这是幸福的前提。
    6.将来升天堂你已经有了坚实的基础,爱心是升天堂的条件。
    看,孝心有多么好!反过来看那些不孝之子,良心能得到平安吗?子女能孝顺你吗?世人会敬重你吗?你内心会快乐吗?半夜里你不做恶梦吗?你的不孝能给你带来什么?还是好好想想吧!
    当前有一个普遍现象:老人们热心,子女们冷淡,有的一年不进堂,使父母很伤心,也很无奈。有些稍有孝心的子女,为了不使父母太伤心,勉强也进一次堂。这里要搞清一个问题是:进堂是为了谁?不是为了你的灵魂得救吗?进堂就那么难吗?你如此行事,能说你有一点孝心吗?你这样安父母的心吗?至于扬父母之志,更谈不上。有许多父母热心福传,子女却远离天主,不说是扬父母之志,而是使其很没面子,完全是给老人脸上抹黑。这样的子女能说是孝敬吗?信仰是父母给你留下的宝贵财富,是人生的三大法宝中最重要的宝。失去了信仰,就失去了永远的幸福,实在是太可怕了!这也是父母为什么苦口婆心劝你爱主敬主的良苦用心,为什么这些子女就不理解呢?请你们仔细想一想,敬主对你并不难,这样明白的事怎么就如此糊涂呢?醒醒吧,别再固执下去了。可能有的子女认为自己还年轻,不着急,等老了再救灵魂。多么糊涂啊!主耶稣说:“你们要当心,要醒悟,因为你们不知道那日期什么时候来到。”(谷 13:33)所以救灵魂决不能等,不少有这样思想的人,突然死了,来不及救灵魂,多么可悲。
    人来到世上,主要任务就是救灵魂,要以孝爱传扬基督的福音,伴随你一生,这样你在世界上也能活得很好,将来到天堂上享永生永福。

本文标题:孝敬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