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北京朝圣散记

—— ——专门寻求天主的临在

2017-12-22 11:01:15 来源:《信德报》2017年11月12日,41期(总第745期)

    天主虽然无处不在,处处都在,但我们还是要寻求天主的亲临,为能亲身切实感受,提升信仰。
    我们五位老人,最大年龄82岁,最小年龄也70多岁,为满足多年夙愿,在组长的带领下,于2017年5月23日,从聊城坐火车(硬座,愿兼做克苦),一夜奔驰,赴北京朝圣。组长的孩子坤开车来接,直接带我们去了心驰神往的王府井天主堂。王府井天主堂又名东堂,始建于1655年,后被毁,现今的教堂是1904年重建的。这座宏伟的罗马式教堂建筑有三个十字架,高耸入云,让人心灵受到震撼,顿时感到天主的伟大、全能与临在。我们几人有的鞠躬,有的伏地跪拜,心中充满崇敬之情。怀着虔诚的心情走进教堂,立时被圣堂宽大、肃穆、庄严、神圣的拱形殿顶所倾倒,马上朝拜耶稣的圣体,瞻望耶稣的十字架,心中默默祈祷。走出圣堂时我们来到了教堂主保若瑟像前,在“惠我东方”亭前合影,不禁想:在这繁华大街上的圣堂,见证了天主对中华民族广大民众的热爱与拯救,可以窥见中国天主教会的光辉历程,让世界可以了解中国教会,真正是“惠我东方”。
    然后我们一路祈祷,深怀寻求信德、寻求天主的心,又赶赴西什库天主堂、西直门天主堂以及宣武门天主堂。在宣武门天主堂感受到了博大深厚的历史韵味。宣武门天主堂又名南堂,始建于1605年,后多次遭毁重建,现今的教堂是1902年建成的,并经过多次修葺。这是一座砖木混合结构巴洛克风格,特点是气势宏伟、高耸挺拔,在北京这是一座历史最悠久的天主教堂。利玛窦曾任第一任本堂,同时记载着历代教会发展史。走出圣堂门,便瞻仰正上方圣比约十世教宗的牧徽雕刻,这在国内外教堂设计史上实属罕见,表达天主教会是从宗徒传承下来的,传承着正统大公的信仰精神。教会右侧有清顺治赐封石碑;左侧有康熙容教诏令御题“万有真元”,见证了天主教在中国内地传播的历史进程,蕴涵着沧桑浓厚的历史背景。我们怀着“堂内宣认信仰,堂外践行信仰”的理念,心灵的体验,开阔了我们的眼界,丰富了我们的知识,增加了我们的信德,鼓足了我们的干劲,之后,我们满怀感激之情,恋恋不舍地告别。


北京王府井天主堂圣若瑟像前合影

    大约十点三十分,我们经灵境胡同和北京四合院旁的公路直奔西直门大街天主堂,又名西堂,始建于1723年,现今的教堂是1912年第三次重建起来的。只见教堂拔地而起,塔顶穹形,高耸入云,顶端的十字架在阳光照耀下恰似耶稣在向人们祝福。迈步走进圣堂,因不是弥撒时间,显得十分安静,瞅一眼拱形建筑雕梁画栋,但来不及细欣赏,急忙叩拜圣体和十字架上的耶稣。再次用心灵悉知天主,舒适、温暖、惬意、幸福、喜乐,一如回到母亲怀抱的感觉,更有与耶稣同在的感受,脑海里涌出一句话,“主,我在这里真好!”近十二点我们怀着难舍之情离开。
    饭后一路祈祷、一路赞颂、一路歌唱圣歌、一路欢笑。经北五环,圆明园西路,华润五彩城,到了家,因为一大晌赶得太紧,下午休息,个人回忆,整理自己的思绪、收获和感想。
    第二天,我们一行又来到了中国天主教神哲学院。修士们正上课,我们在教堂外等候的间歇用手机拍照。这座教堂整体是按天坛样式建造,气势宏大辉煌,十二根柱子代表耶稣的十二宗徒,西式门窗彩绘玻璃,象征中西结合,四座楼房回廊环抱,恰似罗马伯多禄圣殿布局。整个结构意味着天圆地方,四面八方朝拜上主。“快来。”有人轻声招呼,“进堂。”我们轻轻迈上台阶进了圣堂,跪在最后面跪凳上。哎哟!心中暗想是与修士一起参与弥撒圣祭!这里是造就圣职的摇篮!这正是我们所求,所寻找的,立刻觉得内心热乎乎,不知不觉泪流满面,感恩之情无以言表。
    走出圣堂,正遇李树兴神父——他是修院副院长,从西面拿着圣经满面笑容向我们走来,大家一起上前问神父好,他谦和地询问,亲切地与我们交谈,热情地带我们参观。之后,我们又随修院的修士走向地下教堂。修士拉开电灯,霎时一片光明,看见地下教堂布局和地上教堂一模一样:开阔、深沉、神圣,只是四周石砌水立方方式。紧走几步看见圣体龛和苦像,赶紧跪拜,仰望耶稣,再次触动灵魂,深度祈祷中不可控制地流下热泪,想到自己犯了罪,刺伤了耶稣,他为了大爱才上了木架。我惭愧地低下头,痛悔己罪,用心灵去感知天主。
    饭后,我们又来到天安门广场,只见人们熙熙攘攘,面带笑容,秩序井然,一片和平、安宁景象。西面是庄严、威武的人民大会堂,想起是人民行使最高权利的地方;正南方是毛主席纪念堂;中间是人民英雄纪念碑,东面是国家博物馆。当我们游览一翻后,来到天安门东地铁入口处,恰遇一位老人,看上去六十多岁,他主动、热情招呼我们,随走随谈,得知他是位老北京人,七十岁啦。当他了解我们此行是专门朝拜、瞻仰天主堂时,说:“几大教堂,我都知道,还没信。”我转移话题提到老舍,我说:“老舍先生著有《茶馆》、《骆驼祥子》、《龙须沟》,他是一位基督徒。”他又说:“小时候与叶圣陶住一个胡同。”我答:“他著有《稻草人》。”“你怎么知道这么多?”他惊问,同伴替答:“有天主赐予智慧。”接着他夸组长:“你真胆大,敢把这几位老人领到北京来。”组长说:“有天主的保护。”他随口说:“天主真了不起。”谈着话,领我们从一号线转二号线,再转乘十二号线,每当进入一个地铁口,青年男女纷纷起立让座,我们很受感动,下了车,我才发现一号线是地下,二号线是地上,十二号线是高空。嗬!真棒!第一次坐地铁,竟多种享受,感谢主的安排吧。内心忽然想起老北京人说的:“天主真了不起”的话,但不知他对含义的理解和认识,只愿他把这句话保存心中,让他寻找丰富的人生。
    第三天一早大家洗刷毕,步行去北京天主教神哲学院,老远就看见教堂的钟楼,有三口大钟,似在向我们呼唤。走进大门,传达室教友热情接待,亲自出来迎接,带我们悄悄从侧门进入圣堂。噢,修士们读一段,静默一会,反复诵读,反复静默,或凝视圣像,或闭目沉思己过,或敞开心门接纳,或赞美,或感谢……这一幕提升了我的灵性生命。
    短短的几天朝圣之后,我们踏上回家的火车,车上我们总结这次进京的收获时,组长先引导:“这次我们寻求到了天主的临在,心灵受到了触动,信仰得到了提升。”于是大家打开了话匣子:“一上午能朝拜北京最著名的四座圣堂,后又到两所神哲学院,都非常顺利,看到每座教堂独特风格,感谢天主圣意安排。”“事事顺利,内心充满喜乐,三天参与三台弥撒,都得到了天主的祝福。”“白天只吃一顿饭,也不觉得饿,忘记了疲劳。”“愿意来做克苦,却一点也没感觉到,感到的只有幸福。”“我们稍微一偏离方向,倾向世俗,天主就警告我们。”“但天主不会舍弃我们,仍时刻关怀着。“天主随即赐给我们恩宠、信心、勇气和力量。”“对,我们要作世界的光、地上的盐、建在山上的城、人间的酵母。”“天主赐给咱们满溢的恩宠,回去成立一个团体,咱先发光发热,点燃教友信德之火,使堂区面貌焕然一新。”“对,就如我们一路上播撒福音的种子一样,传福音大干一场。”“这次确实真切亲身体会并感受到天主时刻临在我身上。”“感谢天主,感谢天主”这些话语,读起来虽不甚衔接,却是我们六位兄弟姐妹共同见证了天主与我们同在的时刻,是每个人的肺腑之言,出自真情实感,怀着感恩爱火的心,带着天主的德能,像冲开闸门的洪水,汹涌澎湃,一泻千里。


作者北京宣武门天主堂(南堂)留念

    附录:写在最后的感言
    写成文章,我反复读了几遍,又回想亲身的经历,确实感觉到天主时刻与我们同在。不但在圣堂里,在祈祷的时候,就是在车上,在吃饭,在睡觉……天主都和我们在一起。原来为什么平时缺少感觉和感受不深呢?我想:一缺乏信德;二没有祈求,更主要的是自己的心灵没有打开。正如厄玛乌二宗徒,耶稣“与他们同在,他们的眼睛却被阻止了”(路24:15-16)。
    这次朝圣的经验告诉我:用心灵的眼睛认识天主和他的一切恩宠。愿主时刻与我们在一起!

本文标题:北京朝圣散记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