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善心,必须兑现在行动中


2007-11-20 12:50:01 作者:张公显 来源:信德报(320期)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无论是谁,如果看见别人遇到灾难,遭受痛苦,都会产生同情怜悯之心。特别是那些重大灾祸中,令人怵目惊心的悲惨场面,更会使人心灵受到震动而触景生情,同遭难者一起痛哭流涕,忧愁伤悲。这也充分说明了,人人都有善的一面,都有关怀体贴他人的爱心。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如果对别人的灾难痛苦,只停留在同情怜悯的层面上而不采取任何措施,或慰问、或鼓舞、或开导、或物质、经济、人力、物力支援救助,借以缓解、减轻遭受苦难者肉体和精神的困窘压力,那么这种体恤之情对受难者也就毫无意义,就像学问知识一样,即使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通晓百科、满腹经纶,但却一事无成,或什么都不去做,那么知识再渊博,智慧再卓绝,也毫无意义,没有什么作用。
  所以需要我们把对别人的同情怜悯等善心,体现在具体的行动中,不能仅仅只做一个“口头革命派”,对受难者只说几句冠冕堂皇的“甜言蜜语”,几句无济于事的好听话,就算完事,而应当在看望、安慰、鼓励的同时,再拿出一些有形可见的物品钱款,来表示自己的爱心与关怀,或许不可能拿出很多资金来援助,但微量的“慰问品”肯定是能拿得出来的,总不能“赤手空拳”,让人觉得我们只是在耍嘴皮子。
  很明显,善心、爱心、良心、诚心等内心活动,如果只潜藏在心中而毫无外在的表现,那么对别人也就没有益处,只能成为“自我欣赏”的艺术品,似乎也没有多大的价值。但若真的表现在具体的行动中,那就会起到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不仅会振奋受苦难者,往往也会产生“连锁反应”,鼓舞、影响更多的人加入慈善行列。
  印度德助撒修女所创立的“仁爱会”,就是以具体的,有形可见的善行,震撼了世界,唤起了更多人的良知,她们在为穷人中最穷的,苦人中最苦的人服务时,不分国籍、种族、信仰,这种超越界限的救助,更会使受惠者感动,便更多的人受到鼓舞,这也是我们应当学习的模式。我们不仅应当把内心的善,内心的爱,表现在有形可见的救死扶伤,帮贫济困等善行中,而且应当不断扩大范围,跨越界限。
  细心检查一下自己,我们究竟把多少善心、爱心落实在生活中,兑现在行动上?恐怕微乎其微,甚至一片空白,那么我们自认自己诚实、善良,是个敬主爱人的热心教友,标准的好人,该是多么的矛盾?也许我们在言谈中,在祈祷中,在演讲中,在自己的文章中,常会提到如何爱人如己,救拔困苦,哀矜贫穷等内容。但却与实际行动脱节,那就和社会上所说的“台上讲清廉,幕后收黑钱”的贪官污吏没有什么区别了,我们的“崇高理想”,美妙言论,也就成了口是心非有名无实,听起来非常漂亮的虚假广告———骗人的把戏。如果不想让自己的善心爱心,堕落到如此地步,那就必须兑现在具体的,有形可见的善行中,使它开花结果,使别人因着我们的善行,而不只是善言、善心,而归光荣于天父,进而认识爱慕事奉天主。

本文标题:善心,必须兑现在行动中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