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穿越历史的玫瑰

—— ——访唐山教区90高龄王芝如修女

2015-06-10 10:03:27 来源:《信德报》2015年5月28日,20期(总第630期)

    在奉献生活年伊始,唐山教区无原罪传教修女会王芝如修女在其住所接受了本报通讯员的独家专访,讲述了她近一个世纪的生命历程,也为读者展现了一个教友家族的奉献生活,包括感人的见证故事。


王芝如修女

与唐山培仁女中的情缘

    王芝如修女祖上从山东烟台芝罘迁徙到北京,以推独轮车贩卖粮食为生,经常为一名叫“四姑”的贞女送粮食,“四姑”家里的墙上挂着圣像,由此慢慢了解了天主教信仰,从而领洗入教,开启了一个新的信仰家族。到王芝如修女已经是第七代。
    王芝如修女,1925年10月27日出生,圣名斐肋米纳。在北京若瑟小学(今长辛店小学)入读,1937年转到光华附小,中学在光华女中就读,一直到1945年高中毕业考上辅仁大学,1949年7月从辅大毕业。该年7月末8月初,参加了华北区大专院校毕业生暑期学习班,班主任是当时中共中央华北局第三书记刘澜涛。虽然王芝如大学毕业后有了就业意向,但因当时特殊的历史环境,最终错过了在北京教会学校教书的机会。经过同在辅仁大学读书的昌黎教友田虞纺介绍,1949年9月9日王芝如到唐山培仁女子中学任教,即现在的唐山市第十一中学前身。
    培仁女子中学是一所教会学校,1911年(清宣统三年),法国天主教“仁爱会”修女白松林从外地带了很多孤儿到唐山,成立了“仁爱孤儿院”,地址在广东大街,1921年(民国十年)9月1日,“仁爱孤儿院”改称“私立培仁女子小学”,也称“平民女子小学”,1927年(民国十六年)8月,学校增设初级中学班,学制为三年,12月8日,定名为“私立培仁女子初级中学”,从此,开始了培仁女中的历史。1948年培仁女中虽然还是私立,但神父及修女等已经撤出,由唐山本地人接管。1952年11月29日,按照河北省教育厅的命令,唐山市人民政府正式接管培仁女中,由私立中学改为国办中学。
    王芝如修女到唐山培仁女子中学时,学校已经由当地人接管,但很多学生和老师依然是教友,信仰生活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王修女在教学上倾注了自己的全部心血,历任语文、英语等科目教师,成为学生们心目中的好老师。直到现在,依然有很多年近古稀的学生到王修女住所看望她,身在外地的学生也经常打电话问候,可见师生间的情谊是多么深厚。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文革的到来,王芝如修女迎来了人生中最为苦难的一段经历。

人生苦难中的见证

    因王芝如修女是当时唐山教区圣母军的秘书,在文革时期受到迫害,1966年到1972年在唐山进行劳动改造。在劳动改造期间受辱是经常的事情,王修女说:“那个时候对于挨打,没有过多的害怕。”1969年唐山闹矿派期间打人行为最为严重。那年5月23日劳动结束后,晚上在一个大屋子里,红卫兵审讯改造犯,一位和王修女一起劳动的女“党内走资派”就偷偷告诉王修女,要多穿衣服,免得被打的时候疼。那个时候天气都已经暖和了,被审讯的改造犯不得已穿上小棉袄、大绒裤,进去前先把眼镜给摘了,怕把眼镜的玻璃片打坏了扎进眼睛里。那天晚上七点多,王修女是第三个被推进屋子的,负责询问的是老师,学生红卫兵一边问一边打,站着打,跪着打,用脚踹,一直打到十一点多,最后一个红卫兵拿着一木头杠子就打到了王修女的腰部,王修女一下子就倒在地上起不来了,从那以后,腰部就落下了后遗症,累着或者着凉就疼。那次挨打之后,两条腿都青紫青紫的,两个月后也没有消下去,但还要每天去修防空洞。
    挨批斗的时候要戴高帽子,王修女一开始是“三反分子”,之后是“帝国主义走狗”,最后是“国际间谍”,帽子是一次比一次大。那个时候王修女腹部刚刚做了一次大手术,但挨批斗的时候,让挨批斗者弯腰,双手必须触碰到地。在室外批斗就站在三条腿的椅子上,红卫兵稍不满意就踹椅子踹桌子,人就从上面摔下来,还好都没有摔坏过。除了挨批斗,每天还要扛洋灰,已经四十多岁的她,要扛着一百斤的洋灰上台阶,搬石头、抬沙子筐、挑水、拉排子车都是家常便饭。
    罚跪是常用的刑罚,一跪就是好几个钟头,跪不好就挨打。让跪着念毛主席语录的时候,王修女就心里默默念经,圣母祷文、若瑟祷文等经文。
    吃饭的时候,也不消停,一边吃一边挨骂,红卫兵就嚷嚷着:“你们还有脸吃人民的饭!”闹不好还会把菜给扣到桌子上。后来王修女的一位学生,年近70的男教友回忆。他说当时的特殊时期,他被迫放弃了信仰,但看到王修女被批斗的时候,他远远看着流眼泪,直到恢复宗教自由后,他再去看望王修女的时候,被王修女坚持信仰的精神所感动,又重新回到教会当中。
    虽然在文革时期受了很多苦,但王修女始终没有放弃信仰,反而把一切都交托给了天主,也因此让她屡次见证了天主的大爱。文革后期,培仁女中的红卫兵已经定好了要押着王修女去游街,操场上都已经摆好了批斗用的桌子,把要批斗的几个人也押到了操场上,先进行学习,然后游街。学习完后,有人告诉大家,不开批斗会了,夜里市委就紧急通知,一律不许游街了。王修女躲过一劫。1976年7月27日,王修女回北京,第二天唐山就大地震,恰好又躲过一劫。王修女还讲了唐山教区已故刘景和老主教在地震时的见证。地震那天夜里,刘主教住在二楼,当时强烈的地震波把在睡梦中的刘主教直接从屋子里的床上晃了出去,直直地往楼下摔去,就在这个紧要关头,刘主教大叫了一声:“圣母救我!”一扇门板不偏不斜就抵在了刘主教的身下,让坠落中的刘主教缓冲了一下,才在地震中没有受到任何伤害,这也是刘主教为什么在执掌唐山教区后把一切都交托给圣母的缘由。

全奉献的蒙席哥哥

    王芝如修女的母亲育有12个子女,最后9个子女长大成人,4个哥哥,5个姐妹。
    王修女二哥王基庸,1911年生,辅仁大学毕业后在教会辅仁中学、竞存中学教书,后来到天津海关工作,负责接收物资,解放后被迫回家,后到唐山培仁女中教书,1975年退休回北京。
    王修女三哥王伯尼,1914年出生,圣名伯尼法爵。1941年晋铎,在北京老庄子堂担任副本堂,后调往北京担任西什库教堂副本堂。1949年负责把耕莘中学,也就是北平修院的部分修生转移到香港后,辗转去往罗马天神大学学教会法律,毕业后在意大利传教。1954年到梵蒂冈电台华语节目部工作。1958年10月9日,教宗比约十二世逝世,田耕莘枢机主教赴梵蒂冈,成为第一位参与教宗选举的华人枢机,当时因田枢机身体欠佳,只能坐在轮椅上,王伯尼神父就负责田耕莘主教的起居生活,并代为投票,属于历史上第一位以神父身份参与教宗选举的人,后获得教宗若望二十三世颁授蒙席荣衔。1963年11月受邀到台湾,担任台北辅仁大学训导长、教务长等职,并教授教会法律课程,后期负责后勤工作。从辅仁大学退休后,留在台北传教,2010年5月7日逝世。
    王伯尼神父逝世前,让身边人把之前别人借钱的借据销毁,另外把自己的遗产一分为三。“我三哥在去世时遗产一分钱都不留给家属,他说现在家人都不缺钱花,还是留给最需要这些钱的人吧。就这样,他的遗产一份给教会、一份给养老院、一份给穷人,他是真正的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了天主,这让我想到了很多,尤其是关于奉献方面的,我做得还不够啊。”年近90岁高龄的王芝如修女谈到她的三哥王伯尼神父时感慨地说。
    “我三哥从来不会提钱,即使后来两岸能够来往后,亲人前去台湾探望他,他也不会说给谁钱的事情。他说现在生活好了,你们也都够用了,不用我惦记的。让他唯一惦记的,就是家人们的信仰,问这个怎么样了,那个怎么样了,就怕有人在信仰方面出问题。从祖上搬到北京到现在,我们这个家族已经非常庞大了,好几代都出过神父,所以我三哥最担心的就是家人们的信仰,这是我们家族最大最好的遗产。”唯一让三哥遗憾的是,自从离开大陆后,就再也没有回来,没有回到生他养他曾经生活过的北京再看一看。
    在追忆王伯尼神父的时候,王芝如修女眼中充盈着泪水,那是亲人几十年的思念之情,那是再也无法相见的遗憾之殇,值得王修女安慰的是,王神父留给她可贵的精神财富,从三哥王伯尼神父身上,王修女看到了什么是真正的神贫,同样作为修道人,自己也领悟到了这种神贫精神的重要性,时时提醒自己要度纯粹的奉献生活。

晚年为教会的奔波与奉献

    王芝如修女1983年从唐山市第十一中学退休,但因其教学业务水平受到学校和学生的双重认可,又被返聘数年。1989年接受北京教区傅铁山主教邀请,回北京负责北京天主教神哲学院哲学班和备修班的语文课,并为上智编译馆成立之初筹备的新书出版进行编校,包括《圣人传记》、《天主教圣月》、《方济各传》等书。
    1990年,唐山教区刘景和主教亲自到北京与傅铁山主教商谈,请王修女回唐山教区服务,负责为唐山教区备修院修士及从大修院毕业晋铎后的神父讲授语文课,一直到唐山教区备修院解散。在此期间,受刘主教委托,王修女教授唐山教区无原罪传教修女会修女的语文课,并且暂时代管修女们的生活。因为没有修会管理方面的经验,王修女就请教修女会神师谢博思神父。王修女就如同在学校教书时班主任管理学生那样照看着刚刚组建成立的修女会,为修女们解决生活上的问题,因此被称为修女会会外院长。直到后来王修女不再负责修女会的管理,还依然关心着修女们的成长,为修女们出国学习尽己所能,给予经济上的帮助。王修女离开修女会管理工作之后,开始担任五家庄堂区文字福传组的顾问,为大家修改稿子,讲授写作知识。
    而王芝如被大家称为修女,是在2009年底开始的,因为王修女是在那个时候才发愿的,之前,大家都称她为王老师,现在很多人依然在叫她王老师。也正是因为王修女一直为教会服务,尤其是负责修女会的管理工作,令王老师一直想有为教会奉献自己全部的想法,这种想法在唐山教区无原罪传教修女会成立之初就有过,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加入,直到2009年与刘景和主教谈起自己未来的归宿时,又重新提到了加入修女会的想法。刘主教当即表态,说王老师本来就是修女会的人,只要王老师愿意,随时都可以进来。于是,在2009年12月8日圣母始胎无原罪瞻礼,同时也是唐山教区无原罪传教修女会主保日,刘景和主教主持了当时已经84岁高龄的王芝如修女的发愿仪式,圆了王修女一直以来的人生夙愿。
    2012年5月,王修女受邀担任五家庄堂区主办的《信鸽报》顾问(2015年改为唐山教区主办),继续为教会服务。正是因为王修女兢兢业业认真地为报纸付出,才使得报纸在质量上得到提高,通联上也非常顺畅,被报纸全体服务人员所敬佩。如今年届九十的王芝如修女,依然在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就在采访王芝如修女结束的一周之后,意外接到了来自天津林姓教友的电话,这位阿姨与姐姐都是王修女的学生,提到王修女留给她们的印象,她说:“王老师无论什么时候总是非常温和的,平易近人,特别是喜欢帮助别人,当初很多学生都得到过王老师的帮助。我们都非常喜爱王老师,一辈子都不会忘。”这位学生所说的话一点儿都没有错,因为即使王修女进入修院,搬进了修女会院,她曾经教过的学生们还是经常去看望她,那些学生也都已经两鬓斑白。

本文标题:穿越历史的玫瑰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