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于斌主教抗战时期对国家社会的贡献


2015-09-11 10:22:54 作者:于德兰

    回溯以往的岁月,战争的硝烟仿佛还弥漫在空中,那些与全国人民一道保家卫国的天主教神长教友,随着时间的走廊一一走入了视野,就让我们重温那段难忘的记忆,深深缅怀,默默送上心中的祈祷。


抗日功臣于斌主教

    于斌(1901-1978),字冠五,号希岳,后改为野声,黑龙江兰西人。6岁时,父亲于水源去世,7岁时母亲萧氏也去世,由祖父母抚养长大。1912年,11岁的于斌随祖父母迁居到海伦县若瑟屯(今海北镇)。于斌的祖母在迁居后不久接受了天主教信仰,于斌也在14岁那年领洗,圣名保禄。
    19岁时他立志修道,并加入了吉林神罗修道院。四年后,23岁的于斌被保送到罗马传信大学,1928年12月22日,在罗马被祝圣为神父。他居留罗马10年,先后获三个博士学位,精通11国语言。
    1934年,他受聘为北平辅仁大学董事长及伦理学教授。1936年7月17日被教宗比约十二世任命为南京代牧区主教1969年荣升枢机主教。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寇对我国大举轰炸,伤害无辜,惨绝人寰,又同时在国际上造谣,反说战端由中国而起,使各国朝野不明真相。于斌主教应国民政府要求,以中国特使身份访问欧美各国为国家做对外宣传。于斌主教十分爱国,只要是有益于国家、教会和人民之事,均不辞劳瘁,倾全力以赴。于主教立刻在全美各教堂展开救难捐款演说,成果甚丰。当时政府成立了中国灾民赈济委员会,请天主教于斌主教为代表,向全世界呼吁,请求救济。
    得到教宗支持后,于主教如虎添翼,在战乱中八次出国,在两百个城市做了两百余场演讲,足迹至美、英、法、意、比、加等国,路线长达二十余万公里。他精通多国语言的才能发挥了最大作用,口才出众,精诚感人,将日寇在华的暴行一一揭露,昭告世界,收效巨大。日本军阀恨之入骨,曾悬赏二十万美金辑拿他。
    在美国,于主教发动“一人一碗饭运动”,即:一块美金可使中国难民活一个月。博得到美国人普遍同情,纷纷慷慨解囊,有人表示要养十个、百个,甚至热情地要帮助千个中国难民。
    他又想办法找一位四岁的中国男孩John Lee ,穿上中式小长袍站在桌子上用英文为难民请命,感动了当时的美国副总统麦克利及周边许多听众,麦克利当场收小男孩为义子。
    于主教又请两位中国首批女飞行员李霞卿及颜雅清驾机劝募,另有张大千之兄画虎专家张善  义卖为难民捐款。
    于斌主教所募集来的款项,自己从不经手,都是直接或由当地侨团和救济机构送至中国灾民救济委员会,使中国难民得到及时之救援。同时又组织难民救济服务团为难民做直接的服务。
    于斌主教在国内时号召四百万教徒对日抗战到底,他说:“抗日战争已开始,自需抗战至胜利为止。”他奔走四方,救济难民,争取外援,发起百辆救护车运动、献机运动(捐献飞机),许多人因此改变了天主教徒不爱国的成见。
    为早日赢得抗战的胜利,于斌主教亲任全国劳军团团长。他不畏敌人炮火,从重庆出发到前线去,各处发表感人的演说,又奔走难区慰问伤员,并展开医护救助工作,赠给伤兵医药及迫切需要的物品。
    无论在桂林、柳州、西康、贵州,还是领全国慰劳团赴缅甸劳军,均受到司令官、士兵及所有人的欢迎,有时途中夜宿荒庙、卧革而眠、忍饥挨饿,亦处之泰然。
    他大义凛然地表示:“身为战时的一位天主教主教,我有义务要赴各前线去慰劳。那里有我们的英勇战士正和残暴的敌人进行生死博斗。”
    抗日一线的卫立煌将军、孙立人将军等人曾多次写信给于主教表示敬重感谢。抗战胜利后,于主教又赴贵阳访美国空军,并代表我方颁奖授旗给魏德迈将军、马歇尔将军,为他们协助我国抗战工作致谢。
    抗战期间于主教在重庆发起联合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等组织的“中国宗教徒联谊会”,促进宗教爱国,扩大推行国民外交活动,广泛争取国际同情。在梵二大公会议之前,于斌主教已早有真知灼见,率先提倡宗教“融和合作”运动了。


于斌主教(左四)代表中方颁奖授旗给魏德迈将军、马歇尔将军,感谢他们对中国抗日战争的贡献。

    生于国家多灾多难之时的于斌主教,挺身为救国救民而努力,以人饥己饥、人溺己溺,满怀济世救民之心怀,义无反顾以国家存亡为己任,其浩然正气,正是发扬了基督徒之大爱真义。
    1978年8月,教宗保禄六世逝世,于斌枢机主教前往梵蒂冈参与选举新教宗,心脏病猝发去世,94位枢机参加了他的葬礼,遗体现安葬于台湾辅仁大学校园。

本文标题:于斌主教抗战时期对国家社会的贡献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