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圣召节特稿:善牧膝前话门生(若10:1-10)
2020-05-03

因此,在中国文化中,门也关乎一家人的吉凶祸福。所以,无论新春伊始,还是婚丧喜庆,中国人要贴门神、贴对联,一则驱鬼避邪,一则喜庆热闹,由此形成了中国独有的对联文化。

信德情
2012-08-14

只有将基督的种子撒播在中国文化的土壤之中,才能结出丰硕的信仰果实。“信德”继承了利玛窦、雷鸣远等先辈们的优良传统,走在了中国天主教会的前沿。

特稿:以基督徒的善良见证美好的福音
2013-04-15

看,正是这两位温良的圣贤奠定了中国文化中最精华的部分!

如何做个好妻子
2013-09-18

1.把丈夫的需要放在孩子的前面,这在中国文化中较难。中国人比较重视良母的价值,而忽略贤妻的意义。难怪有许多丈夫抱怨说:自从我们有了孩子以后,我的身价就一落千丈!

白岩松:主义和宗教谁先消失?
2015-04-24

不管有文化没文化,我们的信仰一直藏在杂糅后的中国文化里,藏在爷爷奶奶讲给我们的故事里,藏在唐诗和宋词之中,也藏在人们日常的行为礼仪之中。于是,中国人曾经敬畏自然,追求天人合一,尊重教育,懂得适可而止。

为爱中国而成为中国人
2015-06-30

德肋撒翻译成德来,来自《论语·季氏篇》中修文德、以来之,文德可指大学中的八德,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可以指中国文化中的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

佛教“天主”与天主教“天主”的区别
2016-06-17

但是1610年,利玛窦去世后,接任他的龙华民神父,却对利玛窦的思想和传教方法持有不同态度,他在接任中华耶稣会总会长后,极力主张废除天、上帝、天主等词,认为容易使人联想到中国文化中本有的神祗,因而对至高者产生误解

走进意大利博舍隐修团体
2020-07-15

“在开始的时候我想到了圣神父,也是在那个时候我爱上了中国,喜欢上了汉语,对中国文化特别感兴趣,并开始学习汉语,以便将来对中国的教会有所帮助。”

彭小瑜:“爱天主之效,莫诚乎爱人”——全球史语境中的近代早期耶稣会
2014-11-11

但是由西方文化的语境转移到中国文化的语境,耶稣会士所遇见的思想传统、社会结构和政治体制是完全不同的。在某种意义上,依纳爵与20世纪的塞贡多的相通之处,甚至可能比他与信教的明清士大夫思想的共性还要多。

中国人民大学宗教界人士研修班天主教代表专访
2006-12-14

我认为我们教会在牧灵与福传工作方面,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我们要服从国家的法律,按我们教会正统的教规,要把好政治关、信仰关;2、在当前的背景下传福音,我们一定要适应中国社会的这个大气候;3、福音本地化,立足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