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巴山脚下好牧人


2005-06-22 13:11:42 作者:余润深主教 来源:信德报(第239期)

    重叠起伏的山峦像一道道屏障隔开了美丽的陕南与富饶的川北。“八角”就坐落在这群山之间,它是一个安静的小山村,茂密的松林,潺潺的小溪和蔓延迂回的山岗,把它点缀得像个世外桃源。
    早在清末时,这一带村民已接受了福音。纯朴的民俗与福音结合后,使这里的人特别虔诚而善良,他们日出而耕,日落而归,世代繁衍,其乐融融。谁料,天有不测风云,“文革”来临,突然一道政令,这里一夜之间变成根除天主教的试验区,一时间,乌云密布,杀气腾腾,无辜的孩子们首先被打成反革命集团,其他教友则被游行、批斗、劳教、管制,按踵而至的是死亡。一个好端端的人间乐园,顷刻间变成了充满血腥的人间地狱。恐怖、威胁不断地折磨着不知所措的人们,无尽的灾难就这样降临到那些可怜的百姓身上。天主教从此在这里几乎是销声匿迹了。
    事隔数十年,落实宗教政策后的某年,我第一次冒着严寒,踩着结冰的泥路走进了八角,在一间十分破旧的小房子里度过了恢复教会后的第一个圣诞节。记得参加弥撒的只有几个年已古稀的老人和几个胆怯的年轻人,尽管如此,此刻我的心还是十分激动,我终于见到阔别数十年的教友了呀!这时的他们对我来说,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呀。眼前的一切告诉我,比严寒更残酷的现实是,教会已被彻底摧毁了,但我知道,在天主内,希望仍在。
    这时的教会,神职人员所剩无几,教堂大都变成了废墟,教友经过历次运动,都已离开了教会,仅有的几位神职人员已被折磨得变了样,因各种原因,已不那么受人尊敬了。
    落实政策已过去10多年了,我曾派一位中年神父到这里工作,不到半年就不干了,而且连人也不知跑哪去了,今年我又派去一位刚祝圣的神父———廖芝国,他二话没说,收拾好简单的行李就去上任了,一个月、两个月…… 直到现在,他站稳了脚跟,且开创了一个可喜的局面,他那“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无畏精神,在教区神父教友中反响很大,他的诸多事迹值得给大家介绍,在这福传的黄金时期,愿大家多向这样的好神父学习!
    廖神父用自己微薄的积蓄购买圣经、圣歌和圣书发给教友们,组织他们学圣经,唱圣歌,提高他们的热心和福传心火;他没有现代化的设备:电视、电脑、摩托车,只买了一部旧手机便于传福音,他从不把分秒时间浪费在无为的琐事上,而是集中全部精力搞福传。他用自己的双脚走访教友,送爱心,送温暖,在很短的时间内,他几乎把八角“量了”几十遍;即使远距离的二里镇和大、小盘乡,也都留下他辛劳的脚印。不到半年时间,他已聚集了200多教友,并有30多个是新领洗的教友,目前的人数还在不断地增加。
    廖芝国神父出身贫寒,没有渊博的知识和特殊的技能,只有满腔的福传热火和拼搏向上的毅力。他紧跟基督背起十字架,担负着被主耶稣派遣的使命,他不讲条件,不畏艰难,不辱使命的高尚品质完全表现在他福传的工作中,他谨记圣保禄宗徒的话:“我若不传福音,我就有祸了。”(格前9:16)
    各位同道,各位弟兄们,俗话说,功夫不负苦心人,廖芝国神父的先进事迹,是我们大家学习的榜样,他称得上是一面镜子,供我们大家去借鉴。
    最后,愿主进入你们的生活,祝福你们,激励你们前进!阿门!

本文标题:巴山脚下好牧人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