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中西宗教文化相互对话的可能性及其限制”
2019-05-21

中西宗教文化相互对话的可能性及其限制张西平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交流学院本文围绕着中国宗教文化和西方宗教文化的对话主题,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中西稀见文献中的“台风神父”劳积勋
2023-11-07

上海黄浦区“老卢湾”地区一片法国梧桐掩映之中,有条不甚出名的小马路合肥路,它处在旧震旦大学(今交通大学医学院)北缘,颜福庆的上医也差点建在路南。这条小马路因为曾设有天

陕西:西安南堂开设主日英文弥撒12周年 为中西文化交流搭建桥梁
2017-05-31

信德网讯2005年5月,应在西安蕉叶饭店工作的菲律宾青年要求,也为了让更多在西安工作、学习的国际友人能在异国他乡有一个共同的精神家园,经时任西安教区李笃安主教批准,西安南堂

首都博物馆举办文化使者利玛窦展览[图]
2010-02-24

2月6日,观众在首都博物馆参观《利玛窦——明末中西科学技术文化交融的使者》展。

暨南大学夏泉教授研究澳门圣若瑟修院的学术成果获一等奖
2009-10-18

众所周知,澳门在天主教入华传播史、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均占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在明清之际基督教入华传播过程中,传教士为了布道创办了一批早期的教会学校。

为什么中华世纪坛与利玛窦有关?
2009-10-09

利玛窦神父是作为中西文化交流的先驱而列入其中,在全图中可以看到,利玛窦的形象是正手持着一个望远镜,了望天空。

上图徐家汇藏书楼展出多位中国基督徒知识分子文献著述与贡献
2018-01-31

此次课题成果展的主题为会通中西,将目光集中在几位著述丰富的中国基督徒知识分子,通过文字、图片和实物展览,呈现出他们在汉语基督教文献著述上的贡献,以及借助文字体现出来的基督宗教中国化历程的历史实践和经验。

张充仁与土山湾
2008-10-30

19岁时,张充仁应邀为徐家汇教堂历任19位院长神父绘制肖像画,这批油画画得惟妙惟肖,深受中西画家的赞赏,从1926年起一直供奉在徐家汇大教堂,直到“文革”中被毁,长达40年之久。

南京教友集体参观利玛窦展览
2010-07-02

此次展览题为“明末中西科技文化交流的使者——利玛窦”,讲述中西文明的交汇,展出的有文艺复兴时代传入中国的作品;有利玛窦在中国的科技、绘画、写作成果,特别是他与徐光启合作翻译的《几何原本》,编撰的适合中国文化的天主教要理书等

台湾:单枢机盛赞“利玛窦与中西文化交谈共融”的重大贡献及现实意义
2010-05-10

强调指出,“利玛窦利用中西文化交流共融打开了明代锁国政策的铜墙铁壁,做了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同时也将耶稣基督救世的福音传入中国,建立了在中国的地方教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