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托起山村的希望


2003-11-26 09:30:50 作者:吴宽潮 来源:信德报(第198期)

    在贵州遵义、毕节、大方、威宁、关岭、镇宁、长顺、紫云、惠水等市县的边远农村,谈到龙成忠神父,无人不晓,教内外人士都这样评价他,“难得的好牧童”、“难得的良师益友”。山区里随时有他的身影,随时见他为山区教会及教友们走出贫困出谋划策,共商教育发展大计。
    龙成忠神父1995年毕业于上海佘山修院,次年晋铎后只身一人前往毕节、大方传教,不到三年信友由原来的40多人,增加到900余人。原来暂用的那间土房再也无法容下这么多教友,他发动教友自筹自建了一座200多平方米的圣堂。
    当有一次龙神父随政府有关部门领导视察三官乡双语学校时,面对那用作教室的已成危房的土屋和民用式低矮住房,又一个计划在龙神父脑中形成:为孩子们建几间宽敞明亮的教室。于是,他一次次找老师和村干部商量,一次次到村庄给教友和村民作动员,有钱出钱,有物出物,有力出力,终于,破烂的土房推倒了,180多平方米的瓦木结构的教室建起来了,那年秋季学生增加到300多人。
    学校刚迈上新的发展轨道,谁知又遭不测,第二年开春一场百年罕见的冰雹,把刚建一年的新校舍砸成了断壁残垣。在大灾面前,龙神父和村民们擦干眼泪,鼓足勇气,掀起了第二次建校高潮。在市教育局、水电局等一些社会部门和教友、村民的大力支持下,一栋新教学楼又重新出现在大山深处,孩子们又欢呼雀跃地搬进了新教室。
    教室有了,教师还是问题。由于三官乡条件艰苦,教师进不来,聘请的也陆续走了。龙神父再次走进教友家中,说服两位在中心完小教书的教友自愿调到该校,还劝说一名在当地打工的高中毕业生教友不计报酬回村代课,解决了学校的燃眉之急。
    龙神父在传教期间,耳闻目睹了山区农村的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经济文化落后,学龄儿童流落校外的可悲景象,为了让山区农村早日脱贫致富,不让孩子因家庭经济特困而及早辍学,他自筹资金购买了2100册关于种植业、养殖业的科技资料发给教友们。现在山区农村在教友们的带动下,逐步走向科学致富之路。
    近几年,龙神父还引进外资近60万,在关岭县花江镇、厂上、威林、马路场、大堡、威远、打翁等边远贫困山区维修校舍、公路及建饮水公程。也曾多次发动贵阳市教友捐资捐物帮扶紫云县瓦岗村370余户村民。他自己还帮扶了75名贫困学子,其中有两名是贵州大学和遵义师专的大学生。每年逢家闲和学生放假,他还自筹资金派人前往山区农村举办要理培训班,圣乐班,农业科普知识讲座等活动。如今每次龙神父走进山区农村,师生们都会高唱着“让世界充满爱”、“咱们都是一家人”、“好人一生平安”等歌欢迎他,村民及教友都会以民族风俗盛情款待他。
    这就是一位年青有为的善牧无悔的追求,正是他这双大手托起了山村的希望。

本文标题:托起山村的希望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