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为什么福建泉州有“也里可温”的墓碑


2010-12-13 10:43:49 作者:张多默 来源:《信德报》2010年12月1日,34期(总第429期)

    泉州“也里可温”的十字架墓碑是17世纪发现的,当时这件事轰动了欧洲。这些碑现存放在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也里可温”是蒙古语,意为信天主的有福之人。在元代,把东方礼仪的天主教——景教,与西方礼仪的天主教——罗马公教,统称为“十字教”和“也里可温”教。近年在泉州东门吊桥下发现的古代天主教石棺二方证明,在中世纪,泉州就安息着基督徒了,从出土的天主教石刻来看,有西文、拉丁文、八思巴文,反映了元代的泉州是一座“国际城市”。
    泉州自唐代以来,逐步成为沟通亚欧非海上的港口,它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由此西渡,可至印度,南航至菲律宾,北航日本、韩国。宋元时期,泉州“市井十洲人”,到泉州经商,传教乃至定居的外国人数以万计,“蕃汉杂处”,被马可·波罗称为“东方第一大港”,有人口50万。元代,天主教从泉州、经福州传入内地,泉州成了中世纪天主教传入中国的跳板。随着天主教徒的大量增加,公元1313年,天主教泉州教区成立。北京(大都)孟高维诺总主教任命日辣尔为天主教泉州教区第一任主教,治理中国东南教务。伯肋格林为泉州教区第二任主教。安德肋为泉州教区第三任主教。安德肋主教在泉州建圣堂一座,方济各会修院二座,容纳修士22名。安德肋主教与真福和德理神父,将在印度殉道的方济各会会士遗骸埋葬在泉州的方济各会院内。泉州教区第四任主教为伯鲁斯。第五任主教为雅各伯。1362年,乱兵攻入泉州,雅各伯主教殉道。泉州、漳州一带的教堂、修院被乱兵焚毁。到明代,方济各会、多明我会、耶稣会再入福建传教。福建天主教自1313年至2010年,已有697年历史。
    历史上,泉州由于它发达的贸易、繁荣的经济,各国各色人种聚居。那里出现元代“也里可温”基督徒的十字架墓碑,也是势所必然。据《燕京开教略》第310页第三段,“1596年(明万历二十三年),福建省掘得之三石十字架,其一,掘于南安县城,其十字形即印度梅里布尔城圣多默宗徒墓上之十字形也。其二,掘于泉州府仁丰门东山寺旁。其三,掘于泉州府水绿寺旁。此三石奉教人供于圣堂”。

本文标题:为什么福建泉州有“也里可温”的墓碑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