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罗马:教宗讲解圣咏第22篇中遭受迫害的无辜者的形象


2011-09-15 08:35:41 来源:梵蒂冈电台

  教宗本笃十六世9月14日上午从冈道尔夫堡夏宫乘直升机专程赶回梵蒂冈的保禄六世大厅,主持公开接见活动,为来自世界各国的朝圣信友讲授要理。这一次,教 宗讲解了圣咏第22篇的内容。这篇圣咏用悲哀的语气呈现出遭受迫害无辜者的形象,与基督学关系极为密切,邀请我们即使觉得天主不在我们身旁,也不要失去信 心。

  教宗指出,圣咏第22篇是一则悲伤感人的祈祷,将我们带到耶稣的十字架前,让祂的苦难在我们眼前重现,分享祂复活的丰厚喜悦。

  “我的天主,我的天主,你为什麽舍弃了我?你又为什麽远离我的恳求,和我的哀号。我的天主,我白天呼号,你不应允;我黑夜哀祷,你仍默静。”(咏2-3)

  这篇圣咏所呈现的是一个遭受迫害的无辜者的形象,他被歹徒包围,这些人要置他于死地。可是,他在祈祷中从未失去希望,他一面哀诉所处的苦闷境遇,一面回忆过 往得到的安慰。他的呼号是向天主发出的,这位天主似乎离他遥远,将他遗弃。教宗说:“天主缄默不语,他的静默使祈求者受到精神折磨,他不停地呼号,却得不 到应允。他日以继夜、不知疲倦地索求一句话,一项帮助,却没有得到。天主如此遥远,如此健忘,不见踪影。”

  要是天主不回答,祈求帮助的呼 号也就落空,孤独使他无法站立。虽然如此,圣咏作者并不相信上主将他舍弃,他恳求与上主接触,建立起能赐予他安慰和救赎的关系。 “我的天主,我的天主,你为什麽舍弃了我?” 这句圣咏中的第一句话也是玛窦福音和马尔谷福音描述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临终时发出的呼号。教宗说:“这句话完整地表达了默西亚,天主之子的悲痛,祂面对死 亡悲剧,而这个现实与赐予生命的上主的身份截然对立。祂被自己的人遗弃,被门徒们出卖及背叛,被讥笑祂的人包围。耶稣被压在他所要完成的使命的沉重负担 下,这项使命必须经由受侮辱和死亡来完成。因此,他向天父呼号,祂的痛苦承受了圣咏悲哀的话语。”

  耶稣同圣咏的作者一样,他呼号却不失 望,他的祈求是一段焦虑不安的路程。这段路程最终通向赞美天主、对天主的胜利满怀信心的展望。教宗说:“耶稣的悲痛祈祷尽管充满难以言喻的痛苦,却对光荣 的坚定信念开放。吾主耶稣在他的苦难中服从父的旨意,经由舍弃和死亡走向生命,将生命赐予所有相信他的人。”

  在这篇圣咏中,天主的静默和 表面上的无影无踪与祂临近、伴随人的一生形成了对比。圣咏作者认出天主的临在和祂的爱,却也察觉到令他害怕的一种临近,即仇敌的临近。于是,他的哀诉转为 祈求,焦虑成为对危险的认识。他的对手并非战无不胜,他们成为凶猛的野兽,而圣咏作者则成了微虫。教宗解释说:“我们在圣咏中看到的这些形象也可以这样解 释,人一旦变得残忍,攻击弟兄,兽性在他内便占了上风,似乎使他丧失人的一切面貌。暴力本身始终有一些野兽般的东西,唯有天主的救赎行动才能使人恢复人 性。”

  基督的苦难是圣咏作者祈求援助的新呼号,教宗说:“基督的呼号划破了苍天,因为他宣告的是信德,是超越一切疑惑、一切黑暗和一切悲伤的坚定信念。哀诉起了变化,给接纳救赎的赞美让位。”

  教宗最后表示,这样一来,圣咏第22篇面向的便是感恩,以天下万民,上主的信徒对天主的颂赞结束他的祈祷。

本文标题:罗马:教宗讲解圣咏第22篇中遭受迫害的无辜者的形象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