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2013-08-22 14:38:27 作者:钟家瑞 来源:《信德报》2013年8月1日,28期(总第545期)

    天主向梅瑟说:“我是自有者”,又说:“你要这样对以色列子民说:那‘自有者’打发我到你们这里来。”(出 3:14)这是天主应梅瑟的请求在西乃山自己道出的名讳。基督宗教在其文化传统中习惯用拉丁文Deus或英文God以及中文的上主、天主、上帝等民族语言来表达对“自有者”的尊称。正因为天主是“自有者”,耶稣才会声称:“我实实在在告诉你们:在亚巴郎出现以前,我就有。”(若 8:58)为天主的“自有永有”作了见证。“自有永有者”的英译为“I am who I am。”这不等于是天主在对人说:“我是哪一位?只有我自己知道,即天主知道吗”?宗教常常因彼此形式之异掩盖了实质之同而互相排斥。尽管上主混乱了人的语言,(创 10:9)但人们的思想情感依然大同小异。民族之异在于文化和习俗,就连姓名的顺序也会颠倒。至于上主的“自有”,有的喜欢说成是“无”,只不过更抽象一点罢了。《说文解字》说“无”通于“元”,而元,始也。从一、从兀。(由“一”、“兀”二字组成)一“造分天地”,兀“高而上平, 从一在人上”。把所有解释联在一起理解,分明表示“天主造物”之意。天主不会把他的默示仅仅给了犹太人,因为这样说不过去,有悖于天主的普世性。只不过对于不同民族,天主的默示和道在字面上有所不同、互为映射罢了。
    我国古代学者老子讲“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圣经·创世纪》则载:“在起初天主创造了天地,大地还是混沌空虚,深渊上还是一团黑暗,天主的神在水面上运行。”(创 1:1-2 )当时尚未明确肯定天主创世以前任何东西都没有,只不过是混沌而无秩序。后经教父,尤其经奥斯定(354-430)以及中世纪以来神学家们的发挥,教会遂确定宣称,天主乃是从完全的“无”中创造出一切;即宇宙被造出之前,没有任何物质存在,连时间和空间也没有,而只有天主,以及他的道,他以发出话语(亦即通过“道”)创造出一切。对此老子是这么认为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段话的意思是:道产生天地(统一的事物),事物由统一分裂为对立的两个方面,又从分裂体中产生了新的第三者,万物即是这样由统一到分裂又由分裂到新的统一而产生的。万物都内涵着两个对立的方面,两个对立的方面又在无形中得到统一。老子还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正是这种无形、无影、无声、无迹却又无所不在的道,化生出和主宰着宇宙和人类社会。
    用“无”代“自有”(始也)似乎更能从字面比较出“本来就有”(自有)还是“后来才有”、先天还是后天、“造”还是“受造”之间的区别。这样一来,“无”不仅不代表“没有”,恰恰相反却表达出“有”的无所不包、无所不在的程度,且有至高至尊之意,成了一个带了状语的动词,成了“与其说‘有’,不如说‘无’”的“有”。“无”是辨证的无,含蓄的有。“无”在“自有”的限度上充分展示出上主是一位“超越于自然和人类世界,充溢天地、不受时空和社会环境的限制,全知全能、主宰自然和历史发展,审判人的行为和奖善惩恶”的宇宙万物创造者。宗教擅长于用虚中见实的表现手法去描述世界。真所谓“梦中说梦原非梦,元中求元便是元”。有了那“无”中会生“有”的“无”,我们的受造哲理:“我们从来的地方来”(We are from where we are from“如来”)也就彰显无疑了。自在的“Who”和如来的“Where”通过虚实的完美结合惟妙惟肖地给天主画了一张没有偶像的创世图,好比在天地之间竖起了一块为“主与我们同在”作见证的无字碑。据此我们明白天主诫命不拜偶像的真正涵义。因为人们臆想杜撰的天主偶像难免会给他的全能神性抹黑。人的认识之“有”是难尽天主的“自有”之“无”的。不拜偶像体现了天主没有国界,和他的至高无上位置。然而耶稣不一样,他具有人、神两性。作为神,他是不能用偶像来供的,但作为道成肉身的人怎么可能没像,没有像倒反而显得不真实。只要不是对它盲目崇拜就不能算作偶像。在英语中,偶像(fetish)的另一个意思就是迷信(盲目崇拜)。正如给国父孙中山立塑像并非盲目崇拜一样,也就不能把敬拜耶稣的画像视为崇拜偶像。对于一个伟人、圣人,人们为他竖像是为了能够睹物思人,而并非盲目崇拜将其当作拥有特殊能力者(神)的形象。当然偶像也可直接指被崇拜的人如明星、歌星、名人等,其崇拜者俗称粉丝,那它就更不应列为被禁之列了。现在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敬拜天主本是尊重被天主教称为“自有者”的客观事实和存在,能说这是反科学吗?但若望文生义、断章取义地去解读圣经,那就势必会歪曲圣言,把错误的观点强加于人,造成冤假错案,甚至酿出宗教、政治的悲剧。

本文标题: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