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避静


2005-07-25 09:17:31 作者:宋宏斌神父 来源:信德报(第241期)

    “避静”两字,按照中国汉字意义和文字结构来看,是指“避开幽雅清净的地方要到人群鼎沸的热闹场所”。这显然是一个误解。这与佛、道教所谓的“闭关”相似。是让我们暂时到一个安静的地方,专心致志地反省自己的思言行为是否符合主耶稣基督的教诲。其实“避静”一词源于耶稣基督,出于《圣经》。它是一个拉丁语Secesus译为“退省”、“退隐”、“避开尘嚣”、“静修”等。耶稣在显了一个“五饼二鱼”的奇迹后,“耶稣知道他们要来强迫他为王,就独自退到山里去了”(若6:15,谷6:46,4:1:12,玛14:23,4:1,路4:1)。
    做避静而不是听避静。避静是摆脱外界事物和工作的牵累,专务对越天主我们的造物主和父亲,深入沉思天主的圣言和祈祷。及在天主的鉴临之下,反省过去、发现错误和缺点,并请求天主宽恕。避静不仅是整顿过去,更是展望未来。在避静过程中会晤瞻仰耶稣、认识耶稣,好能爱慕他,并在爱内更好地事奉他。耶稣也逐渐地显示他对我们的旨意和期待,藉着神师的帮助和祈祷,确认天主的旨意,而定出合适的志向,作出自我更新的方向。

    避静应该做到“四静”:心静、耳静、眼静、口静。我们做“避静”者,若不如此,就难以做到《大学》中所说的:“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及“心毋妄思,意毋妄动,惟使我忆主爱主”的避静神益。
    避静的目的不应该着眼于体验处在旷野中休息的安慰,这种休息原是圣善的,但是只求灵魂的休息是不够的,还必须进一层,寻求更可靠的利益。的确,我们可以有达味圣王先知同样的情绪:“谁将给我像飞鸽那样的翅膀,使我展翅高飞,安息在天主的怀抱中”(圣咏54)。但是我们的视线和愿望不能局限于此,应该放开眼界,在这灵魂休息中寻求比这休息更卓越、更需要的神恩。避静的目的不应该只是利用更多的时间来祈祷、领圣体、看圣书、做补赎。这种种都是我们可以利用和应该利用的方法,但不应该作为我们避静的目的。我们的错误就在于把方法当作目的,误认为避静时守好这些避静规则规定的神业功夫,就自以为避静神功做得好。
    避静的目的究竟是什么?避静的目的应在于改良我们的生活,认识自我,认识天主在我们身上的计划。解剖自我,看看我们有什么善意、缺点、恶习,从而调整我们的行动,尽好我们的职责,恢复我们圣召的精神。一句话改变我们自己成为保禄宗徒说的:“在基督耶稣内成为新的受造物”(格后5:17)。如果在这次避静中达不到这点,即使具有虔诚热心的情绪,也仅仅是一场虚幻的梦想而已。避静的目的是在功成自我,不仅在推理讨论和沉思默想。但是如此领会避静的目的还比较含糊、浮泛、不够明确。为使避静的目的更为有效,应当在天主台前仔细反省,这次避静:我究竟要达到什么目的?例如:在守规矩、行爱德、克己等方面怎样改变过去的生活。
    避静是一个新生活的开始,是人生旅程中的加油站,人需要不断的整合,不断的更新,使自己在修德立功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好,从而达到更成全的境界。在作避静中要有自我牺牲的精神。如耽误工作、生活克苦、精神收敛、耐心听教导等,都把需要的一切困难奉献给天主。所以我们有克苦的机会,应该心甘情愿地接受。师主篇说:“你越勉强自己,越能进步”。
    避静的目的既然是调整并改变自己的生活,所以,不必寻求多少高深的理论知识。正如依纳爵所说:“不是知道多少,而是内心的玩味品尝,更能满足人心”。
    “避静”既以“进静”为开始,必以“出静”为结束。我们不能为“避”而“避静”,“避静”虽然以“进静”隐退静思为起点,而其落脚点却是以“出静”返回现实生活为归宿。一个基督徒的成全不在于遁世隐修,而在于忠实于信仰的意义和如何对待近人。耶稣基督为我们树立了典范。

本文标题:避静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