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在信仰内善度“年关”


2016-02-24 13:50:04 作者:一凡 来源:《信德报》2016年2月4日,6期(总第664期)

    小时候,常常听到一个词,叫“过年”。对当时还是孩子的我们来说,“过年”是庆祝、是喜乐。首先学校会放假,可以玩耍;家家户户会准备好吃的食物;要换新衣新鞋去拜年访亲,即使有些冷,也是非常美好的;此外,还有一些压岁钱,虽然开始可能只是几毛钱,后来是几块钱,对当时的孩子来讲,已然是一笔了不起的个人财富。但是,对于当时的一些大人来说,我想,记忆中应该还有另外一个词,叫“年关”。由于当时的物质条件所限,对很多持家的人来说,年是一个关口:欠别人的债,如果可能,都需要清还,因为别人也需要钱过年;自己过年需要买年货,需要给家人置办新衣等,也是一笔不小的花费。于是,精打细算,为多数家庭来说,是当时过年的常态。

    随着近些年经济发展、物质生活的提高、社会变化等,“年”有些变了味道。于是,也就出现了一些貌似在今天平常普通,但却不一定正常的现象。从信仰的角度看,“过年”成了教友一个信仰的“关口”。愿借着短暂的篇幅,提出几点有关信友如何“在信仰内善度‘年关’”的问题。
    1.首先,我们需要做的是感恩:我们感谢一年中天主所赐的所有恩宠。“事事感谢”(得前5:18),这是我们在信仰内的一种生活状态。只有在感恩中,我们才会常常喜乐,也才能更好地活出信仰。在年末,我们常常会咏唱“感谢天主颂”,本身也是这个意思。为表达我们的感恩,我们也可以从自己一年收入中奉献感恩弥撒或奉献经费为堂区所用。这奉献是怀着感恩的心去奉献,因为一切来自天主,都归于天主,一切都是天主所赏赐的;正如保禄所说, “每人照心中所酌量的捐助,不要心痛,也不要勉强,因为‘天主爱乐捐的人’。”(格后9:7)
    2.其次,学会去祈求祝福,也奉献新的一年。俗语说,一年之计在于春。在新的一年的开始,规划一年的生活,不单单规划如何去工作生活,也特别规划我们如何在信仰内善度新的一年。正如我们在复活节蜡烛上刻字时所念:时间属于他,世代也属于他。年,是一个时间的更替,而时间属于天主,我们的生命属于他,也只有在天主内活出的“年”和生命才称之为生命。
    3.过年,走亲访友是必行的,也让我们把“年”当作彼此亲近与和好的时间。由于经济压力和社会变迁,人和人之间的距离在疏远,甚至亲人之间一年之内也不能见上几面,更不要说关系的亲密。过年,应当多花费时间走访亲人邻里,彼此谈心。如果有什么争吵或不睦,这也是和好的时机。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礼仪之邦,很多误解和冲突,借着年节的上门拜访和交谈会烟消云散。此外,我们要在拜访和会谈中,常常避免闲话和导致分裂的传言。耶稣不是说,“人所说的每句废话,在审判之日,都要交账。”(玛12:36)《要理问答》也告诉我们,“是说是,非说非,谨口慎言,保护别人的名声。”有时常常因为一句闲话,导致一个家庭的年节变得无味或不好;也因着一句传言,让和睦的家庭变得混乱。
    4.过年,买年货、购置物品,应避免铺张浪费、奢侈。这是我们迷恋世俗和金钱的表现,“无瑕可指,不追求黄金,不寄望于金钱财宝的富人,是有福的!(德31:8)”。这里牢记燃放鞭炮爆竹,既不安全,又不环保。我在一个堂口曾经目睹,烟雾弥漫,既浪费了钱财,又失去了福音的精神。
    在避免铺张浪费的同时,过年更应避免醉酒。酒席招待,是中国文化与礼仪的一部分,但醉酒或致人醉酒绝对是一种失礼和丑态。西方的谚语说,“最好的菜肴是殷勤的招待”,当我们接待亲友或同学朋友,不要不醉不休。其实,大家一起聚会,谈天说地,非常美好,但因为一个人的醉酒,常常失却了欢乐的气氛,走亲变成了吵架,和睦共融的机会成为了分裂的梦魇。常常记住信仰的老话,“醉酒里有魔鬼”,也记住圣经的教训:“饮酒过度,容易使人争吵忿怒,甚至闯出许多祸来。饮酒过度的人,因情绪受到刺激,心神自然苦闷。酣醉能激起愚人发怒,得罪人;酣醉能减少人的精力,给人带来创伤。”(德31:38-40)
    5.过年,时间比较多,我们应投身有益身心灵成长的活动,避免无益的活动或生活。教会常说,“闲暇是魔鬼的机会”。年节赌博的人很多,甚至通宵达旦。赌博,赢钱是不义之财,输钱是浪费自己辛劳所得,无论输赢都是不对的。一个娱乐身心的年节,变成了犯罪的机会。其实,我们完全可以选择参加一次避静或学习班,组织几个人一起读圣经、唱圣歌、传福音、探望病人或孤寡……有很多有益身心灵,有益他人的活动我们可以参与或组织。
    衷心的希望大家能“过个好年”!

本文标题:在信仰内善度“年关”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