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她是我的天使


2021-11-19 14:40:35 作者: 钱玲珠 来源:信德网

2006年白尹夫妇在复旦上课时,恰逢钱玲珠老师来上海讲学,老朋友见面不亦乐乎

1996-1998年,我在美国华府的美国天主教大学(Catholic University of America)进修STL学位,主修礼仪。1996年底的圣诞假期,为华语教会贡献甚巨的玛利诺修会(Maryknoll)按惯例,慷慨地为大陆教会在美的留学生举行研习会,我这个台湾的留学生,也分沾雨露。在这次聚会中,我和当时也在美进修的陶倍玲分在同一个房间,一见如故,常几乎通宵畅谈。也是在这次聚会中,我认识了应邀来演讲的怀特海夫妇(James and Evelyn Whitehead)。他们除了学问好、经验丰富、教学技巧高明外,他们的超级和善及对华语教会的关怀,更是让我印象深刻。

1997年暑假,在我生命中留下了重要印记。先是为了发表与“基督信仰与中华文化”相关的论文,到波士顿参加了一个北美华人基督徒的研讨会,认识了各基督宗派在神学领域遨游的神学人,其中不乏知名学者、重要的神长,如马爱德神父、黄克镳神父;再按指导教授的指示,到印第安纳州的圣母大学(Notre Dame University)修习和好圣事的暑期课程,好能节省时间,早些毕业;又在恩师罗国辉神父的召唤和协助下,到意大利进行了三周左右的礼仪参访之旅。这个旅程,深深影响了我对圣艺和礼仪空间的研究兴趣。而帮助我千回百转,终于拿到意大利签证、得以成行的大天使,正是尹玮玲。

当时,罗神父是应邀到罗马,为大陆教会在欧洲的留学生作短期培育。姚顺神父(现在已是主教)和我,是罗神父在大陆和台湾教过的老学生,当时都正在美国进修礼仪,因此罗神父打算利用返港前的空档,带领我们和当时在罗马进修礼仪的潘家骏神父,一起参访意大利礼仪的根源和遗迹。其时,我正在圣母大学参加暑修课,突然接到罗神父的通知,在兴奋之余,赶紧着手办理意大利签证等手续。因为暑期课程相当密集,每天都得上课,无法分身,时间又相当紧迫,所以倍玲就请尹玮玲帮忙,协助我的申请事宜。

原以为不过是递上申请表及相关文件就成了,哪知竟需要通过如此曲折离奇的重重难关!偌大的意大利驻美大使馆,每天要核准多少签证呀,竟没有一个清楚的申办说明!大使馆人员,先告诉你要交什么文件,等交出去了,再告诉你还要补什么;如此来来去去不知多少回。我完全没有想到在美进修期间会“出国”,所以人在印第安纳州的圣母大学,而那些并不是必须随身携带的文件就留在了华府。所幸,当时我所居住的学校宿舍在暑假期间需要清空,所以我把行李都寄放在已定居美国多年的初中老友家;只好烦请她不断寄给我所需要的文件。尹玮玲还被要求做我的担保人,保证我一定会回美国,不会滞留在意大利!天哪!我在美国开心进修,学业还没有完成,怎么会不回来呢?种种不可思议的关卡,真叫人瞠目结舌!就在我几乎要忍痛放弃时,签证终于下来了。尹玮玲在帮我拿到签证后说,如果不是她亲身经历了这过程,而是别人说给她听这故事,她一定不相信!她真是用了最大的耐心和智慧,帮助我取得了签证。而这一趟意大利之旅,不仅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美丽的圣艺和礼仪空间的大门,开拓了我的视野,激发了我的兴趣,更让我有机会,将所学、所见,运用在撰文、演讲、教学、福传上,丰富了我服务的对象。因此,除了感激罗国辉神父给予我学习的机会,尹玮玲的大力玉成,也是我不敢忘却的。

在圣母大学修课的几周中,还承蒙怀特海夫妇邀请倍玲夫妇和我到他们家作客;他们热情款待,大家相谈甚欢。他们勤耕不辍、著作等身的精彩作品,和不辞辛苦、远赴大陆及香港的教学,都对华语教会和社会有着卓越的贡献。他们的著作翻译成中文,在台湾,也有人引用为教学的参考资料。

尹玮玲已经回到天乡,享受永恒的福乐。他们夫妇鹣鲽情深,想必会在天乡祝佑她深爱的吉姆也如同天使,继续为他们所衷心关怀的华语教会祈祷、服务!


本文标题:她是我的天使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