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让儿童的未来充满和平 三


2007-03-05 10:17:49 来源:信德报(第294期)

    () 6.可悲的是,即使在富裕的家庭,也会有对儿童施暴的现象。这类情形虽不常见,但我们也万万不应忽视。有的时候儿童是在家中,在本应得到他们信赖的人手中遭到污辱,并惨遭虐待,而有损于他们的发展。
    许多儿童也不得不忍受由父母争吵或家庭破碎所造成的心理创伤。对儿童福利的关怀并不能预防那些往往由于成人的自私和虚伪所造成的后果。在表面的正常及平静背后,甚至在丰富的物质享受这些掩饰下,儿童有时被迫在忧郁孤独的环境中成长,得不到稳定和慈爱的教导,也得不到适当的道德培育。缺少了大人的亲切照料,这些孩子通常只能独自从电视节目中去接触现实生活,但这些节目所呈现的,又往往是既不真实,又不道德的情节,而由于年纪太小,这些儿童也无法作正确的判断。
    所以,难怪这种泛滥而有害的暴力,也会戕害他们年幼的心灵,使他们天生的热情转为失望或愤世嫉俗,善良的本性变为冷漠与自私。当年轻人追求虚妄的理想时,他们会体验到痛苦和屈辱,敌意和怨恨,并浸染了环绕着他们的不满及空虚。人人都知道,童年的经验对一个人的一生有深远的影响,有时还会造成无可弥补的后果。
    除非我们特别明确地致力于给孩子们缔造和平的教育,否则不可能冀望儿童将来能建立更美好的世界。儿童需要“学习和平”,那是他们的权利,是不容漠视的权利,也是儿童追求和平的期望。
    7.以上我试着特别强调许多儿童今天所处的悲惨境遇。我认为这是我的责任,因为儿童是第三个一千年时的主人翁。但是,我并不想因此而感到悲观,或忽略种种希望的标记。举例来说,在世界各地许许多多的家庭,提供了儿童在和平的氛围中长大的环境,我怎能置之不理?我们又怎能不指出许多团体及个人的努力,帮助了困境中的儿童,使他们能在平安幸福中长大?无论公私立机构、个别的家庭和某些特定的团体,都曾采取行动,专门帮助那些遭到创痛的儿童重返正常生活。特别是有许多教育计划已经展开,鼓励儿童和年轻人充分发挥才华,好成为真正缔造和平的人。
    近年来,在国际团体中,虽然困难重重和犹豫不决,然而为坚决而有系统地处理与儿童问题有关的意识,却也正在与日俱增。
    到目前为止,已达成的成果都激励我们继续这些值得称许的努力。儿童如能得到适当的爱与帮助,他们就会成为缔造和平的人 ,建立一个友爱团结的世界。年轻人以他们的热情和年轻人特有的理想主义,可以在成人面前做希望与和平的“证人”及“导师”。为了不致丧失这样的可能,我们应按照儿童的个别需要,提供他们各种机会,使他们的人格能均衡成长。
    祥和平静的童年,才能使儿童以信心面对未来。但愿任何人都不要扼杀他们充满喜乐的热忱及希望!
    8.幼小的儿童学习的能力很强。他们观察、模仿大人的一举一动。他们很快地学会爱及尊重他人,但他们也很容易受到暴力和憎恨的毒害。儿时的家庭经验会强烈影响他(她)们长大成人后的行为态度。因此,既然家庭是儿童最早接触到这世界的地方, 家庭就必须是儿童学习缔造和平的第一所学校。
    为人父母者,有非常好的机会帮助子女,使子女注意到这可贵的财富:即父母之间爱的见证。父母由于彼此相爱,使子女一来到这世界,就能在平和安祥的环境下成长,并且耳濡目染积极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包括:互相尊重与接纳、倾听、分享、慷慨、宽恕,这些价值观是家庭真正的传家之宝。由于以上种种价值观所孕育的合作意识,父母能给孩子们一种真正能促进和平的教育,也让孩子们自幼年时代开始,就成为积极的缔造和平的人。
    儿童与父母和兄弟姊妹分享希望及生活的经验。他们看到在面对生活中不可避免的考验时,如何以谦和及勇气来面对;他们在尊重他人,也尊重不同意见的气氛下成长。
    更重要的是,儿童在接受任何言教之前,应该先在家庭充满爱的环境中,体验到天主的爱。在家庭中,他们得以知道,天主愿意全人类都能和平相处、互相了解,并且成为一个大家庭。
    9. 儿童除了接受家庭提供的基础教育外,还有权利在学校及在其他的教育机构中,接受特别的缔造和平的训练。这些机构有责任带领儿童,使他们从他们的社会及文化中,逐步了解和平的本质与要求。儿童必须认识和平的历史,而不是只知道战争的胜败而已。
    让我们成为他们和平的示范,而不是暴力的恶表!幸而在各个文化中以及在各个时期的历史中,都不乏许多正面而积极的例子。我们应创造新而合适的教育机会,尤其是在那些文化及道德最为贫乏的环境中。我们应尽一切努力, 帮助儿童成为和平的使者。
    儿童不是社会的负担;他们不是谋利的工具,更不是没有权利的人民。儿童是人类大家庭中的瑰宝,因为他们具体地表现了人类家庭的希望、前途以及蕴含的潜力。
    10.和平是天主的恩赐;但是我们必须先接受这项恩赐,才能缔造一个充满和平的世界。也只有常怀一颗单纯的赤子之心,才做得到。这是基督徒讯息中,最深奥、也最看似矛盾的面貌:所谓成为赤子,并不仅仅是一种道德要求,也包含了“圣子降生成人”奥迹的幅度。
    虽然到了世界末日那天,天主圣子会享受权势与荣耀,但是他降生成人时,并未带着权势与荣耀而来,却是以一个无助的贫穷孩童的面貌来到人间。他除了没有罪过以外,在各方面都跟我们人类一样(参阅希四15 )他跟小孩子一样地脆弱,也同样对未来抱着希望。在人类史上那决定性的一刻之后,轻视儿童,就是轻视为救赎人类而屈尊就卑、弃绝一切荣耀,表现了伟大爱情的那一位天主。
    耶稣与小孩子打成一片。有一次,门徒在争论谁是他们当中最大的,那时耶稣就领来一个小孩子,叫他立在自己身边,对他们说:“谁若为了我的名字收留这个小孩子,就是收留我;谁若收留我,就是收留那派遣我来的”(路九 47 ─ 48 )。耶稣也严厉地警告我们,不可给孩子立坏榜样:“无论谁,使这些信我的小子中的一个跌倒,倒不如拿一块驴拉的磨石,系在他的颈上,沉在海的深处更好”(玛十八 6 )。
    耶稣要求门徒再变成(小孩子)。有一次一群小孩子挤着亲近耶稣,门徒想把小孩子赶开,耶稣就生气地说:“让小孩子到我跟前来,不要阻止他们!因为天主的国正属于这样的人。我实在告诉你们,谁若不像小孩子一样接受天主的国,决不能进去”(谷十 14 ─ 15 )。耶稣就这样把我们的想法整个扭转了过来。 成人必须向儿童学习天主的道路。成人看到儿童能够那样地全心信赖,也就可以学习以真正的信靠之心呼求:“阿爸,父啊”!  (待续)

本文标题:让儿童的未来充满和平 三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